【文旅新声 实干回响】聚焦公共文化场馆力促服务效能提升
发布日期:2025-03-06 作者: 杏彩平台注册官网
2025年,台儿庄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新春第一讲”会议精神,以“效能提升”为引擎,以“服务惠民”为初心,全面激活公共文化场馆的多元价值。不断的提高资源整合、智慧服务水平,让每一本书、每一件文物、每一场活动都成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灯塔”,在服务中传递温度,在共享中凝聚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化惠民的崭新篇章!
(一)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举办冬春文化惠民季民间游艺展演、庄户剧团调演、第十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四季村晚、送戏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动廉洁、移风易俗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理念和新时代的文明风尚。持续打造“台城有戏·文化润心”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
(二)优化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充分的利用“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五一、端午节、七一、十一、重阳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庆日,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让节日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将文化送进千家万户;举办金秋文艺晚会,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盛宴,通过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使节日活动更具特色、更有亮点。
(三)聚焦提升群众多元需求。精心策划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加大公益性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力度。一是举办书画、手工艺、曲艺和广场舞等多个领域的培训,邀请有着非常丰富教导学生的经验和专业相关知识的教师为群众讲授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二是举办各类展览,如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与其他爱好者相互学习和交流;三是开展文艺演出,组织区内优秀剧团带去精彩的文艺节目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为不同群体的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四)深度挖掘普及宣传非遗资源。按照省文旅厅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并配合第二次全省非遗普查工作,全面、细致地梳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逐渐完备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开展区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认识,丰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内容。深化非遗人才传承,定期开展非遗公益培训班,同时积极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地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提高非遗产品竞争力。组织参加“河和之契:2025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组织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区级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五)着力加强数字文化建设。一是借助台儿庄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以及山东省公共文化云线上平台,精心筛选、制作推出美术、书法、民间文艺、戏曲、舞蹈等深受群众喜爱的线上课程与活动资讯,贴合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学习需求。二是发布区文化馆重要活动预告信息,采用多种宣传途径,提升群众对活动的知晓程度,持续提升工作效率,进而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
(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认真筹备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确保文化馆各项工作符合评估标准。一直在优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与延时服务,经由合理规划开放时间与服务内容,为群众创造更多便利。充分运用山东公共文化云平台,促使优质文化资源直抵基层,以便基层群众便捷地享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培训、交流等途径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
一、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效能。继续坚持免费开放,确保法定节假日期间服务不间断,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工作人员深刻理解读者至上的理念。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方便特殊群体使用图书馆。明确借阅规则,投诉建议渠道等。建立读者反馈快速响应机制,确保读者问题能在24小时内得到一定效果回复。
二、筹备新馆开放,做好前期工作。按照功能分区完成书架、桌椅、电子设备的摆放,确保布局合理。对照明、空调、通风等基础设备做全面调试,保证运行稳定。测试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览室电脑、检索系统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资源上架:完成所有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的分类、编目和上架,确保资源摆放有序,方便查找。
三、大力推广阅读,倡导全民读书。结合新馆开放时间节点,制定全年阅读推广计划,包括主题阅读活动、讲座、读书分享会等。确定讲座和分享会的时间、内容。准备活动宣传资料,新媒体宣传:建立图书馆官方社会化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新馆亮点、馆藏推荐、活动预告等内容,吸引读者关注。
四、规划数字建设,打造智慧书馆。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图书管理、读者服务、资源检索等功能的智能化。搭建智能安防系统,包括监控、门禁等,保障图书馆安全。整合老馆和新馆的馆藏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方便读者跨馆检索和借阅。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智慧图书馆系统操作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各项功能。
一、强化硬件升级与体验创新双轮驱动,夯实红色文化传承根基。硬件设施与互动体验是纪念馆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支撑。聚焦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全方面提升,以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全方面推进全景画馆、互动展示柜、电子沙盘等展陈设施的技术改造与内容升级,引入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观展场景,提升历史叙事的感染力与参与感。高质量完成台儿庄大战胜利87周年纪念活动,深化与中国历史展览馆合作展览,推进赴国外展览项目,扩大红色文化国际影响力。同步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推动历史资料的科学管理与活化利用。加快文创产品开发运营,挖掘台儿庄大战文化内涵,推出兼具历史价值与时代审美的特色文创产品,拓宽文化传播路径。
二、强化红色传承与教育赋能双轮驱动,激发文化育人活力。红色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融合是纪念馆的核心使命。依托红色沉浸式剧场展演项目,创新打造20余场次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红色文化活动,通过情景再现、角色互动等形式,生动还原台儿庄大战历史场景。深化“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联合教育部门开发红色研学课程,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强化讲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参与山东省五好讲解员评选、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讲好红色故事、传递时代强音”的标杆团队。
三、强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赋能,释放文旅融合潜能。资源聚合与品牌影响力是提升纪念馆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以“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推进新时代革命纪念馆高水平发展”入选案例为契机,深化“三争三创”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地方博物馆免开补助资金、国家级文旅赋能典型案例等政策支持,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聚力山东省及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评选,培养高素质讲解队伍,提升服务品质。依托“台儿庄大战中的民族精神”入选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项目,联合教育部门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扩大社会辐射效应。联动“好客山东”旅游列车等区域资源,拓展红色旅游线路,提升台儿庄大战文化IP的全国影响力,为文旅产业扩容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一、以文学馆阵地服务为主责,强化服务意识。一是继续坚持免费开放,确保法定节假日期间服务不间断,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设立“党员讲解岗”,发挥党员在服务游客的示范作用,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二、围绕全景枣庄,创新开展研学活动。一是积极申报研学旅游基地,扩大优质研学旅游资源供给。二是开展与有关企事业、旅游点合作,制定红色研学路线,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三、加强智慧文学馆建设,推动数字化保护。文学馆计划申请启动“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此项工程应用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结合3D数字化展陈展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数字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能力,提高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四、重塑布展大纲,焕新革命文物风采。文学馆计划在今年进行重新布展与更新。新的布展将更看重夯实革命文物基础,加大保护力度,拓展利用途径,并提升展示水平。我们将创新传播方式,强化宣传效果,使革命文物的历史与底蕴在数字化与现代化的舞台上焕发新生。同时,新布展与“数字化保护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开创出更加卓越的展览模式。
五、改造铁艺围栏,为文学馆筑造安全防线。为确保文物安全无虞,改造铁艺围栏,计划将增高围墙并加固其结构,以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