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一夜升级!普京突遭晴天霹雳关键时刻中方提出“三原则”
发布日期:2024-11-19 作者: 解决方案
据环球网报道,位于乌克兰东部的欧洲最大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一座冷却塔近日突然起火烧毁。这是该核电站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遭到严重破坏。对此,俄方声称该冷却塔是被乌自杀式无人机炸毁的,并指责乌方此举是“核”。乌总统泽连斯基则称这是“俄占领者纵火”,以“勒索乌克兰、欧洲和全世界”。国际原子能机构称目前该核电站辐射值正常。与此同时,乌克兰军队突入俄罗斯境内已有一周时间,乌军仍然持续在库尔斯克州挺进。
扎波罗热核电站是非洲大陆最大、世界上的排名前十的核电站。自两年前,俄罗斯军队控制了该镇的工厂,俄方人员失去对特殊净水过滤器饱和度的控制,还利用此地存放军用设备、武器,甚至在工厂大厅放置军用车辆。核安全专家多尔夫曼博士称,若发生核事故,乌克兰、俄罗斯部分地区及中欧都可能受到放射性羽流的威胁。在冲突期间,该工厂处于冲突中心,俄乌相互指责,加上人员配备不足,大幅度提升了核事故风险。联合国和科学家一直为扎波罗热的状况担忧,当地也多次进行反辐射演习。
扎波罗热核电站冷却塔起火事件,无疑是俄乌冲突进程中一个危险的信号,作为欧洲最大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牵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尽管此次事件并未造成核泄漏,但它却暴露了在冲突中极易遭受攻击的脆弱性,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多次警告,核电站周围的军事活动“增加了发生核事故的风险”,能预见,如果冲突双方不能保持克制,持续攻击或将导致另一个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发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际社会忧心忡忡,纷纷呼吁冲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危及核安全的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表示,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不容谈判”,呼吁立马停止一切针对核电站的军事行动。在现实面前,这些呼吁显得苍白无力,俄乌冲突仍在持续,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状况依然岌岌可危。这场核火笼罩下的危机,不仅关乎乌克兰和俄罗斯,更关乎全人类的命运,我们不禁要问这场冲突何时才能结束?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命运又将如何?
其实这次乌克兰进军俄方国土,其目的大家也都在猜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冲着俄方当地核电站而来,如果他们占据了俄方核电站,那对这场俄乌冲突的影响可就大了。资源上就不用多说了,对于乌克兰来讲,能够成功占据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了。同时还能在这里面建立很好的防御系统,俄方绝不会轻举妄动。就和侵占领土一样,手里攥着他国重要的资源,肯定会以此做出谈判的条件,想要保住自己的东西,那就得答应人家的条件,这样的压力,谁能受得了。
据环球网报道,有记者问:据报道,乌克兰军队近日攻入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俄方称乌军袭击已造成60多名平民伤亡,俄军已遏止乌军的军事冲突,库尔斯克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乌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称,俄将冲突带到乌领土,现在应感受到其行为的后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回应: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呼吁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保持沟通,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的“三原则”,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指明了方向,这既是中国外交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担当的体现。在“三原则”的指引下,中国积极斡旋,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中国特使奔走于各国之间,传递和平的呼声,为缓和局势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深知,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各方共同珍惜和维护。
分析认为,尽管乌军此次攻入俄罗斯本土的行动显得气势汹汹,但其规模毕竟有限,既无法帮助乌军扭转战局,也难以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这次突袭很难为乌军创造出有效的谈判筹码,其唯一的意义可能在于通过舆论向美西方传达乌军仍在前线奋战的信息,以促使西方世界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库尔斯克战火持续发酵,俄乌双方冲突加剧,重回谈判桌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俄乌之间,双方拼了命地想占个上风。
乌军跨境进入俄罗斯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冲突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地区冲突和局部冲突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维护和平的责任,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对于身处冲突中心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来说,他们要明白,冲突永远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才可以找到化解分歧、实现共赢的道路。